第(1/3)页 丰邑。 原中阳里向西。 这里就是刘氏祖坟所在地。 从昨夜傍晚始,自长安城而来的禁军就在这里布防,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并且派出游骑巡弋,驱离浅草中躲藏着的野猪狐狸野狗等小动物。 黎明时分,太阳尚未完全跃出地平线,斋戒沐浴,梳洗打扮一番的刘邦就带着刘盈还有刘喜、刘交、刘贾以及诸如刘肥、刘濞等刘氏二代目前往祖坟所在地。 今天,是反复测算得出的黄道吉日,宜修坟、祭祀、除服、移柩。 在刘邦等人的车驾远远出现在视线中的时候,专门为此事而赶来的奉常萧禄轻轻颔首,身穿吉服的太乐令立即下令奏乐、起舞。 于是,韶乐响起,两队身穿麻布丧服的舞者手舞足蹈,踏地而歌。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这是《诗经·小雅·蓼莪》,属于悼亡诗的一种,旨在表达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哀伤。 在如泣如诉的歌声,婉转凄凉的乐曲中,很多前来观礼的官吏百姓想起了自己的亡父亡母,止不住悲从中来,眼眶红润,鼻梁发酸。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尤其是那些骤升高位的开国功候更是泪洒当场。 他们的父母大多早已不在人世,如今他们富贵了,但他们的父母却连一天富贵日子都没有享受过,这对于如今也行将入土的他们来说,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听着耳边传来的啜泣声,刘邦皱皱眉头没有说话。 他是个乐天派,没有那许多的多愁善感。 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刘太公和李氏生前享尽富贵,死后满是殊荣的缘故。 他并没有遗憾。 嗯,至于他的生母昭灵皇后则另论。 毕竟昭灵皇后生下他没多久就撒手人寰,那时候他还没断奶,对自己的生母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所以,哭成泪人的是他身边的刘喜。 此刻刘喜看着昭灵皇后的陵寝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点点泪水顺着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向下滴落,一时间让本来就是前来旁观的刘盈也忍不住有些鼻头发酸。 毕竟这里埋葬的只是他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嫡亲大母。 但对刘喜来说,就完全不同了。 眼前这座坟茔之中,埋葬的是他的母亲,是那个赐予了他生命的生身母亲! 寒酸,破败。 这是刘喜每每祭扫这里时的想法,也是此刻戳中他泪点,让他涕泗横流的原因。 毕竟按照帝国法令,彻候坟丘的地上部分应为方锥体,也就是覆斗形,坟大方十三丈,高三丈。 但昭灵皇后昔日下葬之时,只是个民女,而后刘邦克定天下,登基称帝,册封其为皇后之时,正逢汉初经济凋敝,而在刘太公的强令之下,仅仅是将封堆加高到两丈,方十二丈。 帝国皇后,开国皇帝的生身母亲的陵寝规制,居然不如帝国的彻候! 他,恨农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