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整个汉城的防御部署来看,联军打造了三层防御圈,向北、东、西三个方向防御。 其中,北面、东面是防御重点,西面靠海,北韩海军的实力很弱,因此联军在西面只是放了少量部队。 而南面是和水原的结合部,是主要通道,已经集结了重兵把结合部牢牢防御了起来。 整个汉城地区,联军放了十几万的部队进行防御,防御密度堪称世界之最。 用铁桶来形容汉城的防御再贴切不过了。 实际上,这种防御部署在现代化战争中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除了徒增伤亡。 不过,世界上能打现代化战争的只有东大和美国。 所谓现代化战争,是指海陆空一体化作战,是三军多兵种的高度协同作战,是技术装备高度合成之后的比拼,把传统需要步兵部队去完成的任务,更多的交给技术装备来完成。 那是一种立体化的作战模式。 这种现代化战争,哪怕是三四十年后的俄国,也打不出来。 在这种作战模式之下,铁乌龟似的汉城防线是没有意义的。 可惜,北韩军队不具备这种作战能力。 在现代化战争中,空军是主打角色,当前北韩空军在得到了几个团的歼-10CE以及以其为核心建成的体系化防空能力,能够在很多时间里掌握战场制空权,但却缺乏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 除非东大全力支持他们,不过,那么做的话,还不如直接出兵了。 似乎北韩军队只能在有限的空中火力支援下,用地面部队一点点把汉城这个乌龟壳啃下来。 而城西火车站就是这个乌龟壳中的一处关键节点。 北韩陆军第1合成旅战斗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终于拿下了站台楼,等于是往城西火车站里打了一颗钉子。 看到作战报告后,唐军是不太满意的。 同样的战术、同样的作战目标,换成是东大陆军来执行的话,最多一个两个小时就能结束战斗。 而崔上校的部队足足打了五个小时,而且伤亡非常大。 要知道,崔上校指挥的可是经过东大陆军训练的新式部队,而不是原来的传统步兵部队。 东大陆军步兵分队非常强调战斗小组之间的配合和火力的运用,而这一点,仅仅接受了不到三个月训练的北韩陆军显然没有领悟到精髓。 唐军他们曾经在九日战争中测试了一种用于城市巷战、室内作战的单兵武器。 据说,那种武器是传奇飞行员李干少将亲自主导研发的,是步兵手中的大炮,威力非常大。 有人就会说了,这种武器一定很重,后好比120火箭筒,那玩意威力足够大了,但是得至少3个人操作,一门这样的火箭筒标5人,其中负责携带弹药的弹药手就有2人,每人携带2枚,一共是4枚。 其余3人负责携带120炮。 但是李干主导研发的那种单兵武器,一个人就能携带、操作、徒步行进! 其实那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而是李干要求在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基础上进行简化,采取更多的复合材料减轻重量。 于是,一种比轻机枪重不了多少的单兵手持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就问世了。 空重仅仅9.1公斤,也就是18斤出头。 采用6发弹鼓供弹,有双脚架,如果去掉双脚架,重量更轻。 东大陆军的步兵班里,每个班都配备了一门这玩意儿,其他门可以帮忙携带备用弹鼓,火力强、持续性好。 在进行室内作战的时候,东大的步兵们通常会先用这玩意儿近距离朝目标房屋里轰上了那么一发两发的,然后再按照标准战术攻入目标房屋。 很多时候,挨了一两发35毫米榴弹后,目标房屋里即便还有敌人活着,也是晕乎乎的了,高爆榴弹的冲击波太厉害了。 东大陆军的老步们把这种榴弹发射器称之为狙击榴,因为在有依托射击的时候精度非常高,经常能够做到在500米外射在碉堡的射击孔位置。 而且,在有依托射击的时候,这种榴弹发射器的最大射程达到了惊人的2公里! 根据弹道表打出一定抛物线,榴弹落点距离发射点的最大距离是2公里,这就是曲射了。 可以看得出,东大陆军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非常清晰的。 军队要做的时候是消灭敌人,这是唯一战术目标。 而比如武警、公安这些军事武装、准军事武装,他们不可能用狙击炮去进行室内作战,一炮下去,人质和歹徒一块升天,那可不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