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盛世浮殇 第六十五章 忍看朋辈成新鬼-《前卒》


    第(2/3)页

    在这唯物的体系之中,唯有定义可以稍微唯心一些。意志能够决定人对自身的掌控程度,每一品阶的登峰造极,极意超脱都是如此,对身体的掌控不断增强,一分力当十分百分千分用。

    同样的,对于自身的王道,陆阿九只有一种定义。

    天地人三横,吾一人独立,即为王。

    王道无穷,助我成王者,皆为大道。

    纵观宇宙文明,三品单位的出现便是定级的标杆,同样的,三品星辰级生命的数量强度以及上限决定了这个文明能够在星辰宇宙中纵横多久,活的多逍遥,话语权多强。

    星辰内文明要踏出这一步,要么在如今的源能之火照映下迎上大道全民修行,直到诞生一位三品强者。

    要么全民攀升内部科技,达成全民互联,最终合为三品。

    文明最终走向同一与融合,正如他们在无数岁月前从同一个母体的遗骸中走向大地各处。

    生于一,则归于一。

    万民一心,不是某种虚幻的愿景与口号。当人们发现一条巨龙盘踞于家门口,终其无尽岁月直至灭亡,他们都会在巨龙的恐惧下不得不联合,文明中会充满拜巨龙教与恐惧龙教的痕迹。

    当某种潜隐于人类所不能知不能见不可言说的存在显形时,具象化的恐惧带给文明的,是那些臆想着人类面对强大超自然不可知造物时的恐惧所难以比拟万一的。

    如某颗天外陨石,某一天星球内宣布这个事实,早在某年之前,文明观测到他在上一轮移动中的轨迹,这一轮必中星球。

    那么,可知的毁灭之下,这个文明千年之间的进化链会直接扭曲为可抗衡这天外来物的种种造物。

    当巨大之物降临过一次之后,整个文明都会在茫然无知间战栗,千百万年为了抵御无知无言的黑暗而疯狂的向那个方向进化。

    在观测中,滴下一滴墨汁,水中微型文明会成为其族类,而另一部分则会进化出抵消墨汁的净化器。

    但这一滴墨汁即使外形消失,仍会与液体完美的契合。

    在这星河的边缘之地,直面无穷远大之星辰万古。

    这是一种何等的浪漫。

    “司君大人,这一次我们定会不虚此行。”

    无人知晓,无论战力如何,男人心中衡量价值的标准永非如此。

    重情而爱物,不见容于世俗。

    三品武夫的战略意义在于,当他们降临时,他们便是令星辰无声战栗的巨大之物。

    无法观测轨迹,却会在降临前百千万年之际,直接在星球的过去之中留下印记。

    星球记住了他会到来,也记住了它因此的结局。

    整个星系十一颗行星。

    内部第一第二第三颗是高密度下产生的液态与固态。第四第五第六颗则是随时可点燃的中密度气态。第七第八第九颗则会有三种造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

    在冕日环绕着星河中心坐着球形轨迹运动时,它们的引力会捕捉一些临近的无主行星。

    如第九星,本应是个次大号稀薄气态行星,但却早已被燃尽气态,只有一颗在引力与自重下左右摇摆的极高密度金属行星。

    宇宙中常见又罕有的瑰宝。

    遍地都是,但千万年难见一个自然生成的。

    所以常见又罕有。

    “司君大人,定点标记,告知他们我们的坐标。”

    “现在,我们该吃饭了。”

    源星一日,此地一年。

    一年时间吸收这颗珍贵的星辰级金属行星,足以造就万人份的四品武夫战甲武器。

    整体吸收这个星系,便是三品武夫远距离跳跃而来的最大意义。

    出动数万三品,整体收回西部二十七悬臂的游离星域,造就一批真正三品的同时,也将整个伏羲冕日为中心的环形星河阵列构筑完成。

    战略意义大于战斗意义。

    这才是三品冕日与星辰生命的真正差距。

    星辰不过是环绕冕日的点缀而已。

    冕日无限压缩时,便是宇宙的中心,终末的黑暗之眼,同时也是最为明亮的灯塔,吸引飞蛾扑火的炸弹。

    若无可挽回,吾等将以身为火种,筑起我民族之长城。

    天地将倾,吾等身化日月,以身补天。

    纵无圣人圣法,无自在神意,无道法通天。

    以凡人之气魄,万民之一心,共赴此难。

    非天非地非神非鬼非任何强者,只是蝼蚁蚍蜉,难道不可进化为超越之物?

    这便是武夫的气魄,每一步,每一个神通,都是为了大悲苦,大毅力,大奉献,大无畏。
    第(2/3)页